WeChat ID haoshutan2017 Intro 依靠强大的外脑、权威的荐书平台以及专业的好书专家推荐团队,我们帮您发现好书,推荐好书——我们是靠谱的好书探。 08 星期二 2017年8月 我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的人。驱我世界旅行的动力,是好奇心。 一日一签 65岁那一年,毕淑敏登上北极点。至此,她已经走过全球73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毕淑敏说,年轻的时候听到“地球的第三极”,心中随即有了向往之心。梦想在心里埋藏了近半个世纪,终于成行。 作为终生学习者,毕淑敏始终不曾停止自律进取,对世界抱有孩子般的好奇,在亲赴北极点实地考察,查阅了数十万字的资料后,她决定:在世界尽头谈谈人生这场漫长而孤独的旅行。 于是,她将去北极的旅行经历写作成书《破冰北极点》,近期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不仅有探险过程的描写,也有对北极的风光以及历史人文的描写。读者在感受北极风光的同时,也能体会人类不断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 8月5日,《破冰北极点》新书发布会在首都图书馆举办,毕淑敏与读者谈谈人生这场孤独的旅行。 在活动现场,她说:“在北极点闭目冥想的瞬间,我看到了逝世多年的双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在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她潸然泪下,多年来的心头隐痛终于化解。 在发布会当天,记者亦对她进行了采访,请她谈谈新书和旅行的意义。 受访人:毕淑敏(作家) 采访人:夜 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您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游记系列,一共去过了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有无统计?这其中,您会给读者推荐哪些地方呢? 我已经去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 推荐必去景点这件事儿,似不必有统一答案。基本策略如同读书,是“开卷有益”。你喜欢自然景观,就去看壮丽的江河湖海山岳丛林。你喜欢人文景观,就去看震撼的宫阙城堡废墟遗址。你若是都喜欢,就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不急不缓地都去看看。 这次的北极点之行,与其他景点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 说到北极点,它的确和一般的自然景观很不同,它是一个在我们所有想象之外的存在。大家从小都做过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问,在什么地方我们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南?答案就是北极点。这件事从道理上能够明白,可当你真的站在北极点之上,四处眺望,所见之处皆为南方,那种感觉还是令人惊喜的。你千真万确地知道了,自己站在这颗星球的一个特殊之点。 然后你可以引申开来想,每个人平常日子所站立的那个点,无论你多么平凡,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要珍惜地球,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两者,都不可重复,都是万分宝贵的。 为什么会选择破冰船去北极点呢?直接飞去不是更轻松便捷吗?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您有什么考虑?乘坐破冰船旅行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抵达北极点,一共有3 种方法。第一种是徒步,第二种是乘坐飞机,第三种是坐核动力破冰船。当然还有第四种走法,就是乘坐核动力潜水艇,从海底钻过去,只是一般人做不到,暂且忽略。 北极点徒步探险,需要极高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物质准备,今生今世我做不到了。坐着飞机去,匆匆掠过,我觉得很可能感受不够深刻。那就只剩下乘坐核动力破冰船,砸越凝冻的北冰洋水域,一寸寸破冰,最终抵达北极点。它的难度系数在飞机和徒步探险中,居中。漫长的破冰航行中,正好可以面对苍茫冰原,体会北极的冰雪与严寒。 我因为天生有很严重的晕动症,最怕晕船。我破冰船破冰时的感觉是狠狠的撞击和上下颠簸感,晕的感觉比在海上风暴中的航行要轻松。这让我喜出望外。 您似乎偏爱去比较艰难的地区,去非洲旅行时时深入底层贫民窟采访,去北极点也是有一定风险的,您是否喜欢冒险?是什么动力让您放弃安逸的生活,走遍世界旅行呢? 好奇。其实,旅行这件事儿,全看个人喜好,并没有一定之规。如果天天都过统一刻板不变的生活,走同一条道路,看同样一拨人,做同样的事儿,说同样的话……把一生过成了一天,也是一种状态。我不喜欢这种预先知道答案的活法,多么乏味无趣啊! 我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的人。驱我世界旅行的动力,是好奇心。 对于旅行,还有计划吗? 分享旅行心得成果的作品,读者朋友们喜欢,我很开心。我要趁着自己腿脚灵便耳聪目明尚能爬高下低跋涉群山远渡重洋之时,尽量多看看我们所居住的这颗美丽星球。它有多少鬼斧神工的壮观景色?有多少让人感慨万千的人文创造! 同时我也深知,好风景是看不完的。哪一天因为某种原因跑不动了,就安然停下脚步,做其他力所能及之事。2016年,我去了复活节岛和南极,下一部书是写它们的,初稿已经完成。 您的旅行游记并非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融入很多历史、地理背景和人生感怀。比如您在书中引用了英国19世纪的诗人威廉·柯珀的诗句,在母亲去世47年之后,53岁的柯珀写信给朋友说:“可以坦诚地说,我没有一个星期(或许可以准确地说,没有一天)不想妈妈。”这句话让人动容,包括您也说,在北极看到了已逝去父母的面容。为什么会在北极或者说旅行的时候想念家人?您怎样评价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我常常会在自己很高兴或是很悲伤的时刻,吃到天下美味看到瑰丽美景的时刻,想到我已经逝去的父母。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想与他们分享,有一种与他们同在的深刻愿望。这是人之常情,是美好的祈愿。 我的父母给与我生命。我的性格和品德的塑造与培养,都与他们血脉相连。感恩他们。 延伸阅读 《破冰北极点》 毕淑敏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版 扫二维码立即购买~ 推荐理由:毕淑敏变身“旅行者”带领我们登临北极点,做一次触及灵魂的心灵之旅。她在书中分享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幸福的求索,让人深刻感受到行走的力量和语言的魅力。 书摘:北极点一分钟的静默 文 / 毕淑敏 备降过程相当漫长,大约持续了3小时。我趴在舷窗口眼巴巴瞧着窗外,看探险队队员们四处勘测,划定安全活动范围,将有冰洞的地方用小红旗标记出来。在冰面戳下代表北极点的红色标杆,围建冰泳场地,准备食物饮料和桌椅……游客们摩拳擦掌,恨不能翻一个跟头蹦到冰面上。中午12点,终于得到通知,可以下船。 人们迫不及待地站在冰面上,深深呼吸一口北极点的空气,冰冷清冽,凛然本真。从高高的“50年胜利号”甲板看冰面,似乎很平坦,真走上去,凹凸不平,冰冷湿滑,积雪绊人,深一脚、浅一脚蹒跚前行。 按规定,大家要先做完集体仪式,才能散开来自由活动。 阳队长指示大家,先是绕北纬90度标杆围成一个大圈子。然后每个人侧转身,把自己的手臂搭在前一个人肩上,整个队伍就像一列行进中的火车,在冰面上开始缓缓蠕动,反复绕行两圈。活动有双重意义,一是在短时间内,大家都环游了地球两圈;二是让站在甲板上的摄影师,留下冰原上最美好的集体照片。此程序完成后,总指挥让大家放下双手,面朝北极点标杆,安静地站好,然后……静默一分钟。 古往今来,人们创造了多少仪式啊!生命如同一根竹,需要仪式感划分阶段。 这一分钟,像一颗钻,在我记忆的星空熠熠闪光。每当人家问起,你的北极点之行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都会想起这面对苍白虚空的一分钟。 浓雾滚滚,漫天皆白。我的记忆也如这周天寒彻的冰海,单纯而分不清任何方向。我好像什么也没想,所有的记忆都化作白茫茫的雾气,不料我清晰地看到了父母的面容,在北极点的空中出现,粲然微笑…… 他们逝去的季节都是在冬天。所以,我对寒冷,有痛彻心扉的感知。平日我出外旅行的时候,会带着父母的照片,一是我想时刻和他们在一起,二是我觉得他们也愿意看看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但这一次,我没有带他们的照片。我想他们大约不喜欢极地的寒冷,不喜欢冬天。却没想到,他们温暖慈祥的面容,出现在这万里冰封的云霭中,笑容盈盈。 我在那一刻恍然明白,他们其实是时刻与我在一起的,不在乎我带或是不带他们的照片。我不曾想起他们,是因为我从未离开过他们。我的基因来自他们,他们与我本是一体。害怕冬季,是我的创伤,而他们早已永恒,不惧任何冰雪严寒了。我望着他们,悲伤像酒一样,已经储存很多年,越发深入骨髓。 父亲已经离去24年,母亲也已经走了11年。我未有一天不思念他们,这绵密的情感突然在这里迸放。地球的极点,一定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所以我才将他们的面容看得如此清晰如此真切……我很想同他们说几句话,可他们只是微笑,并不说话。我想,他们一定觉得这个时刻是集体的静默,所以就不说了。他们一定觉得所有要说的话,我都知道,所以不必说。 我多么希望静默的时间更长啊,我就可以和我的父母在地球极点相会,我就可以更仔细地端详他们,和他们共度更长的时光……但是,时间到了。 这一分钟的感受非常奇特,从此,我不再害怕冬天,不再害怕寒冷。因为大自然以它的力量,医治了我的悲伤。我的父母能在如此寒冷的地方安然出现,说明他们对此无所畏惧,证明他们也希望我能走出冰冷刺骨的哀伤。 人类是唯一一种能够觉察到自己死之将至的动物,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会化为烟尘,碎为土壤,完成从动物到植物或是无生命体的转化。我们不畏惧死亡的方式,就是逐一放弃对身外之物的依恋,包括悲伤。对单个生命的过分悲痛,就是对神圣生命的轻慢。 旅行的神秘就在于你会猝不及防地遭遇深沉的触动,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修改自己的心境,对炎凉世界多一分微明的期许。 推荐阅读 好书探 发现好书 | 推荐好书 喜欢,别忘关注~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